close


燦爛千陽 A THOUSAND SPLENDID SUNS
I S B N:9866973638
作 者:卡勒德胡賽
出版社:木馬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
原 價:NT$ 300元
本店招待:210元


卡勒德、胡賽尼(Khaled Hosseini)的《追風箏的孩子》影響無數人心,第二本《燦爛千陽》透過女性的身影表述阿富汗的政治社會與歷史文化。相較我們這些外人算是特別的議題,種族、性別與教義等等,這是我們未知的另一個世界。阿富汗的政治立場不斷改變,表述了政體交替的人民辛酸和截然不同的世界圖像。甚至九一一後,阿富汗仍然在人民的努力下,大家共同心願重建回到那個燦爛千陽的美麗時代。

瑪黎安,與母親娜娜相依為命住在山區簡陋的小屋,最大的心願就是和父親一起看電影過生日,沒想到卻導致母親自殺,更讓自己被迫嫁給一位40歲的鰥夫鞋商拉席德。
20年後,出身中產家庭、受過良好教養的15歲少女萊拉,在戰火中失去所有的親人,為求生存,不得不也選擇嫁給瑪黎安性情乖戾的丈夫。
瑪黎安與萊拉儘管相差了19歲,對於愛和家庭的概念大不相同,但兩人的命運卻因為戰爭、喪親而交纏在一起。在共同歷經了丈夫的凌虐之後,她們不但情同姊妹,甚至更如同母女般相互依存,最後還扭轉了自己的人生道路。
(以上簡介來自http://www.sanmin.com.tw/page-product.asp?pid=182217&pf_id=000631309)

戰火連連的時代,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一度讓女性脫掉burqa,隨著政權轉移也換上一席重重神秘的burqa。
在宗教價值觀影響下,整個阿富汗體現是伊斯蘭教的教義。故事的情節等等其實讓人一方面不可思議,也讓我無法接受。畢竟台灣社會下的女性的一切權利已經好過許多國家。女人在阿富汗視如芥草,也是拉席德為什麼會告訴妻子:如果是女的取名字都隨便你的原因。女子在原生家庭是父親的財產,嫁了人就是丈夫的財產,隱含強烈對女性的佔有價值觀。感覺很扭曲,女人是財產,是生產工具,是「東西」,那活著到底有什麼意義?

兩主角遭到戰火和飢餓,還遭到丈夫長期家暴之下,兩人共持「愛」的信念一路走來。或許兩人觀念差異極大,相處和兒女的出世讓兩人相依為命。其實看到最後,瑪黎安在萊拉心中默默定位成母親,超越友情的感激與親情的相互扶持,也因為馬離安的犧牲或者貢獻讓萊拉走上另一條幸福之路。

愛有很多種,作者用了很多方式去傳達兩主角的愛,對兒女、對過去,或許有些已經靜止而換來悔恨,但作者在故事中常常放入因為不完美而另類的幸福。
瑪黎安不能諒解父親,自從結了婚的別離之後,就是永遠的別離。多年後,萊拉回到瑪黎安的故鄉,收到一盒瑪黎安父親留下的東西,為瑪黎安的遺憾收了尾。

如果《追風箏的孩子》是曲折的煎熬隱含著淡淡惆悵,《燦爛千陽》就像是艱辛萬苦之後才有泉水般的甘甜。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bookpavilion 的頭像
    bookpavilion

    讀蟲別館 bookpavilion

    bookpavilio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